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转发:“瞄准‘双碳’,我们已经行动了”
 

转发:“瞄准‘双碳’,我们已经行动了”

来源:    作者:罗一诺 靳军    发布日期:2022-01-11     浏览次数:

     

元旦前,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贾汉忠教授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事——把准备已久的“农业部西北旱区农业绿色发展与碳中和重点实验室”申报材料递交上去了。这一重点实验室由资环学院牵头申请,联合林学、草学等相关学院共同申报,旨在为与“双碳”相关的科学研究争取更好的平台。

“‘双碳’目标是一项新的国家战略目标,瞄准‘双碳’,我们已经行动起来了。”他坚定地说。

“双碳”目标,高校应有为

“双碳”是碳中和、碳达峰的简称。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以“碳达峰”为前提,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高低会直接影响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

“双碳”所涉及的核心对象二氧化碳,是人类和其它生物不可或缺的生命物质,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有“气肥”之称。它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却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这就如同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温膜,因此也有“温室效应”罪魁之称。

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田霄鸿教授介绍,最近几年尤其是去年以来出现的百年不遇的郑州暴雨、美国德州暴雪、西伯利亚小镇38℃的高温等极端天气就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温室效应惹的祸。

我国是最早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之一。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实现“双碳”目标,既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开启一场经济社会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碳中和必将带来一场影响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革。”田霄鸿说,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节约用电——个人可以通过这些低碳生活为“双碳”目标作贡献,作为一所农业高校尤其是国家队高校的一员,应该有更大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我校首个“双碳”中心成立

去年9月30日,资源环境学院举办了首届农业“双碳”论坛,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落到我校科研工作的实处,吸引了不少师生的关注。

此次“双碳”论坛由资源环境学院农林牧碳中和协同创新中心(简称“双碳中心”)发起。作为双碳中心主任,田霄鸿教授表示,国际国内上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热点,作为全校首个“双碳中心”,自9月9日成立以来,中心成员一直就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工作方向等问题进行积极交流。

“我们学院在实现‘双碳’目标上有一定的研究优势,因此更应该及时行动。希望这一平台在未来能够吸纳更多我校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西农力量。”田霄鸿说。

“双碳”中心成立后,田霄鸿带领“碳中和”团队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予以持续跟进,对农林牧产业亟待解决的“双碳”目标实现的科学问题和领域进行了深度梳理,凝练了资源环境领域应该解决的“碳中和”六大领域,体现在学院各方面的发展规划里。

“双碳”中心的成立不仅举全院之力,集中了熟悉农田土壤固碳的理论与技术的科研人员,也打破学科界限,聚焦林草生态系统碳中和过程、农田土壤固碳理论与技术、种养殖业减排理论与技术、水域生态系统碳中和功能、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监测体系与评估、农林牧业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等领域研究,积极推动学术交流和学科融合。中心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3次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该中心已经吸引30余名中青年教师参加,贾汉忠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多元协同建立农林牧‘双碳’协同创新中心

“李兴旺书记和吴普特校长对国家‘双碳’战略特别重视,去年7月份以来在很多场合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做出超前的部署。”一提起双碳,副校长房玉林就打开了话匣子。

据他介绍,为了筹备碳中和研究院,学校早在暑假期间就与科研院和相关学院进行工作研讨和布局,并成立了双碳专家团队进行前期方案的设计和论证。“双碳”工作也被明确写入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渗透在关于学科方向、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

去年年底,学校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和相关企业共同联手,成立了“中国(杨凌)农林牧‘双碳’协同创新中心”,立足在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科特色,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开展政策咨询研究、技术研发和碳中和实践。

中心包括双碳战略研究院和双碳集成攻关大平台两个单元,形成了“顶天”和“立地”的组织运行模式。所谓“顶天”,指双碳战略研究院,主要负责农林牧领域理论研究和支撑,提出政策建议和顶层设计;所谓“立地”,指双碳集成攻关大平台,主要联合国内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的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探究在农业农村领域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技术途径、试验示范、成果转化。

“双碳不是一个独立的范畴,而是一种发展理念、一种发展模式,一个发展目标,我们不能把它局限化、隔离化、狭隘化。”房玉林对“双碳”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各行各业都与碳中和有关,在发展中都应该遵循绿色发展思路,重视绿色节能,达到减少碳排放的最终目的。

由于疫情原因,原定于去年十月的“中国(杨凌)农林牧‘双碳’协同创新中心”挂牌仪式没能顺利进行,但学校关于双碳工作的部署还在持续开展。房玉林介绍,在未来,学校还要把双碳目标贯穿到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平台打造、科研攻关、协同创新链条中,全力服务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关心的粮食安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黄河治理等国家战略,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技术的战略科学家。

原文链接:https://news.nwafu.edu.cn/xnxw/d5d522aca8bd4d0abe90eb71fb9357b5.htm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闫德忠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