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教工水保支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不懈奋斗
 

【教工水保支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不懈奋斗

来源:    作者:王健    发布日期:2017-10-26     浏览次数: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4日在北京胜利闭幕。大会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10月25日下午,教工水保支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向党的十九大做的报告。各位老师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贯穿在日常教学环节中体现在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中增加了“美丽”二字,指引着水保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实地位与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向党的十九大做的报告,报告在一、三、五、八部分中多处谈到了水保问题,第九部分又专门谈及生态环境问题,分别为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一)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麟、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强化湿地保护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谅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编辑:0     终审:0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闫德忠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