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2 日上午,资源环境学院 307 会议室座无虚席,“2025 年资环研究生及青年学者论坛” 系列学术报告(三)在此隆重开讲。本次报告以 “土壤汞微生物转化与生态效应” 为核心议题,特邀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玉荣主讲,焦硕副院长主持会议,现场师生齐聚,学术研讨氛围热烈而浓厚。
报告会现场
作为土壤环境领域的知名学者,刘玉荣教授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土壤微生物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微生物调控的生态过程。她不仅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湖北省重大项目等重量级科研项目,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 Nat Eco Evol、Nat Food、PNAS、Nat Commun 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科研成果兼具深度与国际影响力。同时,她身兼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在推动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报告中,刘玉荣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系统阐释了土壤汞在微生物介导下的形态转化路径。她结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解析了功能微生物群落对汞的甲基化 / 去甲基化作用机制,并通过典型区域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土壤汞转化过程对农田生态系统、地下水环境及生物链的级联影响。报告中展示的高精度实验数据、创新的研究方法以及对全球汞循环研究的独到见解,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的学术盛宴,引发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研究的广泛思考。
互动交流环节气氛尤为热烈。研究生们围绕 “极端环境下汞微生物转化的适应性机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功能菌群鉴定中的应用” 等具体问题踊跃提问,青年教师则就跨学科研究合作、科研项目设计等展开深入探讨。刘玉荣教授逐一细致回应,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分享科研思路与经验,现场思想碰撞不断,学术启迪效果显著。
焦硕在总结时表示,本次报告精准对接了当前土壤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师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拓宽了研究生的科研视野,也为学院相关学科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据了解,“资环研究生及青年学者论坛” 系列报告旨在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促进学术传承与创新,后续还将围绕碳氮循环、污染修复技术等主题持续开展活动。
此次学术报告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强化了资源环境学院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氛围,为推动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编辑:严小良 终审:焦硕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田霄鸿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