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至6月27日,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65名同学顺利完成了为期5天的遥感野外综合实习。本次实习由李粉玲和张廷龙老师带队,途径陕西眉县、大荔、合阳、韩城、延安、安塞和洛川等地共千余公里。实习将课堂知识与实地考察实践相结合,从专业知识、学科前沿、文化素养、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培养和提升。
科技赋农,谋万家丰实
实习深入学校试验场站,将各学科资源优势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深化对遥感交叉学科内涵的理解。实习参观了眉县猕猴桃试验站、大荔冬枣试验站、合阳葡萄示范站和洛川苹果试验站。多点位、沉浸式研学,让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科研工作在果树下、大棚中、黄土地上具象化。同学们不仅直观领略了陕西果业的蓬勃态势,更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驱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引擎。同学们将遥感专业理论知识与场站研究相结合,将遥感技术的空间监测能力与田间实测数据深度耦合,直观展现了遥感在果树养分和品质监测、精准灌溉、病虫害早期预警等场景的应用价值,让抽象的遥感理论成为赋能果业提质增效的实用工具。
图1 学校试验场站参观学习
山河表里, 塬壑浪淘金
实习深入不同地貌类型区,将地理景观考察与遥感影像特征相结合,认识地理事物、现象与遥感影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实习从关中平原走到了陕北黄土高原,览八百里秦川,感农耕文明之厚重;赏千里黄河湿地,悟自然景观之灵秀;观万重黄土梁塬峁,感天地造化之奇绝;阅高分卫星影像,识解译标志之多变。赞乡村振兴之焕彩,叹生态修复之卓然,颂生态绵延之盎然,悟天人共生之和鸣,探专业学识之深邃。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们沉浸在大好河山的同时,掌握具体的遥感影像分析解译方法,训练遥感解译思维和技巧,将教案写进天地自然。
图2 黄河湿地景观考察与遥感解译
红色星火,烘炉破夜沉
实习深入革命老区,将红色教育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让专业成长与精神淬炼同频共振。从南泥湾革命旧址纪念馆到枣园革命旧址,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到王家坪革命旧址,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在错落的窑洞院落中,主席旧居的油灯、总理纺车上的棉线、书记处会议室的地图,凝固了1943-1947年的历史瞬间。革命纪念馆里杨家岭中共七大会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以及若干革命实物都给同学们带来了穿越时空的震撼与共鸣。重温革命立体史册,深刻体悟这片大地如何承载战备经济、政治中枢与精神象征。结合遥感技术比对革命老区今昔变迁,这些变化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改变,更是革命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有力见证。红色大地在空间信息技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3 南泥湾党徽广场合影留念
本次遥感综合考察实习沿渭河平原至陕北黄土高原纵深展开,以天地为课堂,以山河为对象,系统认知了人地互动的幽微与精深,生动诠释了地理环境对产业形态、聚落空间乃至历史进程的深层影响力和塑造力。短暂的实习虽已结束,但是对专业的学习和探究永无尽头,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实习的终点化作深耕专业新的起点,不断拓宽延伸专业发展的边界。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田霄鸿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