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从单细胞水平研究微生物生态学
报告时间:4月16日(星期三)16:00-18:00
报告地点:资源环境学院307会议室
报 告 人:王淼啸研究员
邀 请 人:焦硕教授
报告摘要: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和多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研究者可以从大数据中推断不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尽管近期研究已经建立了基于微生物共培养研究微生物互作的标准方法,但其培养体系通常在厘米至米级,包含数十亿个微生物个体,仅能粗略地描述种群水平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往往高密度聚集于百微米级的局部微环境。这些环境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微生物间的距离、代谢物扩散及空间局限性显著影响微生物互作动态。此外,在这一精细尺度上,微生物的单细胞行为(如运动、附着、细胞推挤等)对互作关系、群落演化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次报告将通过多个研究案例,介绍如何利用微流道芯片、自动化显微成像与图像分析、单细胞同位素代谢表征等技术,在单细胞尺度上解析微生物在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和群落生态过程。这些研究为理解微生物生态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报告人简介:
王淼啸,电子科技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1年在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25年2月被引进到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生物间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生态学意义,微生物群落组装及演化机制,合成微生物组的理性设计与构建原理,获得“简浩然环境微生物基金”优秀论文奖。在PNAS, Cell Systems, Cell Reports、ISME Journal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1篇。担任mLife杂志海外兼职编辑;Microbial Biotechnology编委;《微生物学通报》编委;iMeta青年编委;ISME Journal、eLife、ISM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审稿人。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资源环境学院
2025年4月15日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田霄鸿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