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职业教育 与继续教育类)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职业教育 与继续教育类)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7-02     浏览次数: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国教材〔2025〕2 号)要求,学校决定开 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国内初版、修订版或重印,正在我国使用的职业教育及学历继续教育教材。包括纸质教材、数字教材(含音视频出版物)等形式。参评教材须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国家现行教材政策及管理规范。

职业教育教材应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含职业本科)学历教育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中实际使用的教学用书。

继续教育教材应为普通高校、开放大学、成人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际使用的教学用书,且在教材封面等位置有“用于继续教育、开放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显著标识或说明。

各类教学参考书、教辅用书、培训类教材、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翻译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引进的境外教材(含翻译教材),担任马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或主编的人员主编的与马工程重点教材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曾以教学或科研成果等形式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以及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且未改版的教材,不参加本次评选。

二、参评条件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法治教育、劳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等要求,传承创新科技文明,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促进学生德技并修。

(二)突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特点。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行业企业参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对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将知识、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体现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适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等方面的需要,满足项目式、案例式、模块化、数字化等不同学习方式要求,注重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实践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

(三)教材内容科学严谨、适教利学。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学科特点,充分反映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成果,体现职普融通要求,融入实际应用和职业发展案例。专业课程教材应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融入科技变革新需求,反映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对接岗位能力素质新要求,及时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纳入教材内容,合理设置模块化教学项目与任务,配备使用便捷、动态更新的数字资源,科学融入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鼓励在支撑我国人才自主培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方面有创新突破的教材、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职教出海相关教材、文物保护与非遗传承等领域的特色教材参评。

(四)教材形式多样,编排质量高。封面和插图彰显立德树人导向,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中国艺术风格,符合大众审美习惯。教材内容结构设计合理,文字准确流畅,图片图表规范,图文相融,出版质量高,版式设计专业,装帧印刷美观,合理有效降低印刷成本,绿色环保。鼓励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材。数字教材的知识和能力图谱结构完整,学习导航路径清晰,具备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等教学功能,深度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符合主流技术规范,使用流畅。

(五)教材处于本领域先进水平,应用效果良好。教材在全国范围内选用广泛,发行量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映良好,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参评的教材原则上须经过 2 年以上(含 2 年)的教育教 学实践检验(不同版次的同一种教材使用时间可累计计算)。改版后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参评应具有新 的书号,且新版教材须经过 1 年及以上教学实践检验,应用 效果良好。

(六)教材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未出现不良影响的事故。教材符合国家有关著作权等方面的规定。教材编写人员无违法违纪记录或违反师德师风问题。

三、评选推荐程序

(一)学院申报 

1.申报方式

以学院为单位组织教师申报。学院要按照申报条件严格 把关,重点推荐 1-2 种教材。

 2.申报要求 

(1)教材按册或套申报均可。同一课程的分册教材(如 上、中、下册,教材+非独立实训教材等)视为 1 套;外语 类课程教材同一学期的不同分册(如听、说、读、写)或不 同学期的同一分册(如各学期的听力分册)视为 1 套。不同 学期不同分册的教材不得混合申报,同一书号的丛书教材不得拆分申报。 

(2)同一第一主编(作者)只能推荐 1 册(套)。同一 申报单位原则上不同渠道最多推荐 3 册(套)教材。 

(3)同一主编、相同或相近课程内容的纸质教材和数字 教材只能选择一种申报。

(4)本通知发布前,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含 2025 年 省推荐教育部参评国规教材)、省级规划教材,获得省级或高校优秀教材奖的教材,应优先考虑。

(二)学校评审

学校组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类评审推荐专家对申报教材进行评审,按限额拟定推荐教材,并提交学校教材委员会审议,确定拟推荐教材并报陕西省教育厅。经陕西省教育厅评审公示后,确定推荐教材并报送至教育部参加评审。

四、材料报送 

1.《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 继续教育类)推荐教材汇总表》(附件 1)(职业教育、学历 继续教育分开汇总排序,各 1 份)。

2.《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 继续教育类)申报推荐评审表》(附件 2)。一式 3 份(均 为原件)。

3.最新版次印次的纸质教材 3 本或 3 套。纸质教材附带 数字资源的,同时提供全部数字资源电子版(U 盘、光盘或 实际销售的载体。一式 3 个)。 

4.数字教材应提供可正常访问的网址和账号信息,同时 提供数字教材电子版(U 盘、光盘或实际销售的载体。一式 3 个)。

 上述材料须于 2025 年 7 月 7 日(星期一)前,报送至 教务处教材科,逾期不予受理。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赵长江   余香果 

联系电话:029-87091317

教材委员会办公室

2025 年 7 月 2 日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田霄鸿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